新闻动态

千牛卫官位几何?李元芳缘何屡次炫耀,相当于今日何等职位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6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这一天,狄仁杰和李元芳来到案发现场,却被门卫拦住,理由是狄仁杰级别不够。狄仁杰心里窝火,自己堂堂的宰相,竟然被挡在门外。这时,李元芳上前一步,亮出了他的“千牛卫”腰牌,门卫立刻变了脸色,赶紧放行。

李元芳担任的校验千牛卫大将军是个什么级别的官?有时候他看上去比做宰相的狄仁杰还更有影响力,这是怎么回事?难道他的官位真的比狄仁杰还高?

在语文课本的《庄子》篇章《庖丁解牛》中,讲述了庖丁这位高手的故事。他一生杀了不计其数的牛,把杀牛变成了一种精湛技艺。文章里提到,庖丁解了上千头牛,但他的刀刃依旧锋利如刚磨过一样。

庖丁的刀已经宰了几千头牛,刀刃却依然锋利如新。现在咱们可能觉得这是因为庖丁技术高超,切牛时能避开骨头,不让刀受损。不过,古人似乎并不是这么看的。

古人谈论这句话时,并不只是在夸赞庖丁的手艺,他们更看重的是庖丁那把“杀牛刀”。表面上看,这意思是说,庖丁的刀非常锋利,即便已经宰杀了数千头牛,依旧和新磨的刀一样锋利无比。所以,古人把特别珍贵的刀叫做“千牛刀”,通常这种刀是皇帝专用的御刀。

咱们来说说“千牛刀”和“千牛卫”的关系吧,这得追溯到南北朝时期。那时候,东晋被刘裕篡位,他建立了刘宋王朝。在刘宋,有位皇帝叫刘昱,他的名字和祖先刘裕发音一样。不过,尽管两人同姓刘,名字发音相同,实际上他们一点也没法比。

刘昱是个年轻的暴君,性情残暴,让人恨之入骨,很多人巴不得他早点死。他清楚自己的危险处境,所以总是在寝宫里放着一把刀防身,这把刀就是史上著名的“千牛刀”。

刘昱万万没想到,自己竟然会被自己的千牛刀夺去生命。那两个刺客潜入他的寝宫,两手空空没带任何武器,一抬头就看到墙上挂着那把千牛刀。他们毫不犹豫拿起刀,用它结束了刘昱的性命,那时他不过才十五岁。这把千牛刀因此一举成名。

北魏时期,“千牛刀”的名声响了过来。北魏皇帝因此给他的贴身侍卫都配备了一把“千牛刀”,他们也因此得名为“千牛备身”。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,“千牛备身”必然身手不凡。这些侍卫的领导机构,就是“千牛卫”。

简单来说,这些单独挑出来的侍卫叫做“千牛备身”,他们担任皇帝的贴身保镖。所有这些“千牛备身”都归“千牛卫”管理。后来,随着时间推移,千牛卫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,不再只是负责皇帝的安全。

在北魏,千牛备身享有特权,可以自由出入皇宫,无人敢拦。他们常伴皇帝左右,地位非凡。那时千牛备身数量不多,直接由皇帝管理,并没有特定官员负责。

因为“千牛备身”越来越多,皇帝渐渐觉得管理起来力不从心,也不想亲自操持了。他就从这群人中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,让他担任“领左右”, 就是“保安大队长”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“保安大队长”的地位不断提升,甚至成立了自己的“领左右府”。

这个制度从很早以前就存在,隋文帝的时候,领左右这个职位和千牛备身都还保留着。不过,隋炀帝上台后,对这些部门做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,因为那时候正准备推行“三省六部制”,所以变动很大。

杨坚成为皇帝后设立了十二府来统领禁军,但杨广上台后将其改为十六卫。同时,原来的“左右领府”也更名为“左右备身府”,继续掌管“千牛备身”。不过隋炀帝不喜欢“千牛备身”这个名字,可能是因为它与他的宠臣牛弘名字冲突,所以他决定把“左右备身府”改为“左右骁卫”。

备身府的人手安排得差不多啦,人不多。三位将军领头,一个大将军加上两个将军,他们三个负责管理下面的队伍。下面有十二个千牛备身,每个人都拿着皇上赐的千牛刀,另外还有十二个备身副手,他们负责远距离支援,用的是弓箭。

在唐代初期,千牛备身和备身副手以下是六十名侍从,他们负责日常的维护工作。这两个职位分别是六品官,而侍从则是八品官。随着时间推进,原来的“左右备身府”先是被改称为“左右领府”,直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,这个机构最终更名为“左右千牛卫”。

历史上首次出现了“千牛卫”这个名称,取代了原来的“左右领”,负责管理“千牛备身”。就像之前的备身府,千牛卫同样由将军领导,分为左右两个部分,每个部分都有一位大将军。李元芳后来就担任了这个职位,和狄仁杰一样,是个正三品的官职。

最高领导下面是千牛卫将军,官阶是从三品。将军下面是千牛卫中郎将,官阶正四品,李元芳以前就是这个职位。再往下是千牛备身,左右两边各十二个。备身左右,也就是副手,同样每边十二个。最后是普通侍卫,也就是备身,左右两边各有百人。

在千牛卫大将军下面,不光有普通侍卫,还包括仪仗卫队,两边各有150人。除了武官,千牛卫里也有文官,比如长史两位、录事参军两位、兵曹参军两位、胄曹参军也是两位。

千牛卫的人都在这里,他们的职责是担任宫殿的侍卫。这些侍卫不一般,想要加入千牛卫成为千牛备身,条件相当苛刻。比如,想当上左右千牛备身,你的家庭得有显赫的地位和身份。

因为祖上的荫庇,才能成为千牛备身。这也有它的道理,就像清朝时期,御前带刀侍卫的位置也只开放给上三旗的人。在唐朝,想当千牛备身,不仅得是贵族,还得模样俊俏。长得不好看的,哪怕歪瓜裂枣,也别想混进去,只有那些年轻、长相出众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。

尽管要求非常严格,但很多人还是想方设法进宫,只为成为皇上的侍卫。这在每个封建王朝都差不多。哪怕在外地做个知府,也比不上在皇上身边做个侍卫。一旦成为千牛备身,就能穿上华丽服饰,手持象牙笏板,这个职位也就成了贵族子弟出人头地的好选择。

千牛备身的要求已经很高了,更别提千牛卫大将军,似乎只有皇亲国戚才有可能担任。然而,李元芳只是凉州的一个普通小将领,跟权贵一点关系都没有,他是怎么爬上千牛卫大将军的位置的呢?单靠破案立功,似乎难以达到这个高度。这里就得说说唐朝官职中的虚衔和实授的区别了。

李元芳原是河北人,在故事一开始,他在凉州担任五品的甘南道游击将军。遇到任务失败,他找到了狄仁杰帮忙,从而展开了一系列的冒险。之后,他跟着狄仁杰回到长安,两人一起侦破了不少案件,并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和器重。

武则天明白狄仁杰和李元芳搭档效果拔群,就直接让李元芳担任狄仁杰的护卫队长,保护他的安全,同时帮忙破案。这跟包拯和展昭的情形类似,展昭因为经常跟着包拯查案,得到宋仁宗的认可,被封为“御猫”。

在唐朝,官职分为虚衔和实授两种。实授官职意味着吏部登记在册,每年领俸禄,还得天天去上班。李元芳如果担任的是实授的千牛卫大将军,他就得每天去皇宫值班,这样一来,自然没空老跟着狄仁杰到处跑了。

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职位听起来挺唬人,但其实是个虚衔。虚衔官职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兼职,就是本职级别高的人,再兼一个平级或低级职位。比如说,一个真正的千牛卫大将军可能还会兼个四品中郎将。但李元芳原本地位就不高,所以他不可能有这种兼职。

所以,李元芳大概就是第二种情况,他那个身份只是个名号,不用天天上班,也没有工资,主要就是用来查案的。这个名号虽说是虚的,但挺有用的,说明他和皇帝关系不一般。正因为这样,有些人可能敢挡宰相狄仁杰的路,却不敢阻拦挂着千牛卫名号的人。

李元芳总喜欢提自己是千牛卫,却很少提那个“检校”千牛卫大将军的头衔。实际上,“检校”两个字意味着这是个名誉职位,他以前还有个“检校鹰扬卫中郎将”的名号。就像唐代的大诗人杜甫,他有过“检校工部员外郎”的名头,但一辈子都没踏进工部的大门。

这个虚衔就像现在的军衔,意思是即使你当上陆军上将,也不一定真的能指挥一支军队。它更多的是个身份的象征。

拿李云芳来说,他的千牛卫职位相当于皇上的私人安保队长,但他负责的不是保护皇上,而是狄仁杰。

别小看这个安保队长,他的地位和身份跟狄仁杰不相上下。更关键的是,这个职位意味着皇帝的信任和支持,所以一般官员都不敢轻易招惹他。



上一篇:大连工大女生“主动献身”37岁乌克兰游戏选手,被拍视频外传炫耀
下一篇:修复抗皱面霜有哪些副作用?暴露三大危害风险